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之路上,统计基础这一板块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基础阶段的第 1 - 2 个月,深入掌握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对于后续的学习和考试有着关键作用。
一、概率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 简单随机抽样
- 定义:从总体 N 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 n 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
- 优点: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能够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 缺点:当总体规模较大时,编号和抽取的过程会比较繁琐;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抽样误差。
学习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习,比如从一个班级的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若干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利用相关的统计软件或在线工具进行模拟操作,加深理解。
- 分层抽样
- 定义: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从每个层次中独立地进行抽样。
- 优点:能够充分考虑总体的内部结构,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抽样误差较小;便于对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比较。
- 缺点:需要对总体有较详细的了解,分层标准的选择可能存在主观性;分层变量选择不当可能会影响抽样效果。
学习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比如对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进行消费调查,可以按照高、中、低收入进行分层抽样。分析不同分层情况下抽样的结果和差异。
- 系统抽样
- 定义:将总体中的个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按照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
- 优点: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成本;在一定条件下,抽样误差与简单随机抽样相近。
- 缺点:如果总体的排列存在周期性或规律性,可能会导致样本偏差较大。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模拟数据的排列和抽取,观察系统抽样的过程和结果。思考在不同数据分布情况下,系统抽样的表现。
二、非概率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不是依据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 方便抽样
- 定义:研究者根据方便选取样本,比如街头拦截访问。
- 优点:容易操作,能够快速获得样本;成本较低。
- 缺点:样本的代表性差,可能存在偏差;无法准确推断总体的特征。
学习方法: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方便抽样场景,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 判断抽样
- 定义: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 优点:能够针对研究目的有针对性地选取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 缺点:主观性较强,样本的选取可能受到研究者偏见的影响;无法进行统计推断。
学习方法:思考在某些专业领域中,专家如何运用判断抽样,并评估其可靠性。
- 配额抽样
- 定义:先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划分成若干类别,然后在每个类别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由调查人员在配额内主观地选取样本。
- 优点:考虑了总体的结构和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样本的构成。
- 缺点:仍然存在主观性;样本的随机性较差。
学习方法:对比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异同,理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总之,在备考初级经济师统计基础部分时,要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实际案例的分析以及反复的总结,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