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基础阶段的前 1 - 2 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对于会计基础中的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两个核心考点要重点掌握。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比如一家公司,它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都是会计主体核算的范围,而公司老板个人的消费就不属于这个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学习方法:想象一个正常运转的企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它会一直经营下去,这就是持续经营的理念体现。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常见的年度、季度、月度财务报告,就是会计分期的结果。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学习方法:记住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都是用货币来记录和反映的。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学习方法: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要真实准确这个角度去思考,比如销售收入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不能虚构。
(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学习方法:比如投资者关心企业的盈利情况,那企业提供的盈利数据就具有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学习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要规范,文字说明要简洁易懂。
(四)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学习方法:关注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会计准则的统一规定。
(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学习方法:比如融资租赁,从法律形式上看资产不属于承租方,但从经济实质上看,承租方能够控制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要作为承租方的资产核算。
总之,在初级经济师备考的基础阶段,对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两个考点,要深入理解其概念,多做练习题,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记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