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中级经济师的备考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其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这三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尤为关键,并且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二、外部性及解决措施
(一)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对周边居民健康产生损害就是负外部性;而一个人在自己院子里种花,让路人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就是正外部性。
(二)解决措施
1. 税收和补贴
- 对于负外部性,政府可以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收税收。例如,对污染严重的工厂按照其污染排放量征收排污税。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减少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
- 对于正外部性,政府可以给予补贴。比如对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进行补贴,因为新技术的研发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很多正外部性,如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等。补贴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鼓励企业增加正外部性的行为。
2. 企业合并
-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存在外部性的双方是企业,那么将这两个企业合并可以使外部性内部化。例如,一家养牛企业和一家种植谷物的企业,牛会吃谷物造成负外部性,如果将它们合并成一个企业,就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来避免这种外部性带来的损失。
- 明确产权
- 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比如对于一片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土地,如果明确了土地所有者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那么污染企业就需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费用或者停止污染行为。
三、公共物品及解决措施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受益;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例如国防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
(二)解决措施
1. 公共提供
- 由于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难以确定(因为存在搭便车现象),私人企业缺乏提供的动力。所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政府通过征收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然后用于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2. 政府与私人合作提供
- 在一些情况下,政府也可以与私人企业合作提供公共物品。比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让私人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这样既能利用私人企业的效率优势,又能保证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四、信息不对称及解决措施
(一)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旧车市场上,卖家比买家更了解车辆的真实状况。
(二)解决措施
1. 信息披露制度
-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规定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重要信息。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 信号传递
- 优质的企业或产品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号。例如,企业获得的高质量认证标志、品牌建设等都是信号传递的方式。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信号来判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3. 信息甄别
- 购买者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甄别信息。比如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不同的保险条款和费率来甄别不同风险水平的投保人。
五、总结
在中级经济师备考过程中,对于市场失灵中的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这三种情况及其解决措施要全面掌握。不仅要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还要清楚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多做练习题、分析实际案例等方式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