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浅唱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8

visits68

强化阶段(5月):指数分析 - 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深度剖析

一、总述

在中级经济师备考的强化阶段,指数分析中的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它们的编制原理、应用差异以及掌握相关的计算过程,并且明确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适用原则,对于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二、拉氏指数编制原理及计算过程

  1. 编制原理
  • 拉氏指数强调以基期的变量值为权数。它的基本思想是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上。例如,在计算物价指数时,拉氏物价指数反映的是在基期购买数量结构下,报告期价格的综合变动情况。
  • 这种编制方法的优点是资料易获取,因为基期的各种商品的消费量或销售量等数据相对容易得到。
  1. 计算过程
  • 对于数量指标指数,拉氏数量指数公式为:$I_q=\frac{\sum q_1p_0}{\sum q_0p_0}$,其中$q_1$是报告期的数量,$q_0$是基期的数量,$p_0$是基期的价格。
  • 对于质量指标指数,拉氏质量指数公式为:$I_p=\frac{\sum p_1q_0}{\sum p_0q_0}$,这里$p_1$是报告期的价格,$p_0$是基期的价格,$q_0$是基期的数量。
  • 例如,假设有三种商品,基期数量分别为$q_{01} = 10$,$q_{02}=20$,$q_{03}=30$,基期价格分别为$p_{01}=5$,$p_{02}=4$,$p_{03}=3$,报告期数量分别为$q_{11}=12$,$q_{12}=22$,$q_{13}=32$,报告期价格分别为$p_{11}=6$,$p_{12}=5$,$p_{13}=4$。

  • 计算拉氏数量指数时,先计算分子$\sum q_1p_0=(12\times5 + 22\times4+32\times3)=60 + 88+96 = 244$,分母$\sum q_0p_0=(10\times5+20\times4 + 30\times3)=50+80 + 90=220$,则拉氏数量指数$I_q=\frac{244}{220}\approx1.109$。

三、帕氏指数编制原理及计算过程

  1. 编制原理
  • 帕氏指数则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在计算物价指数时,帕氏物价指数反映的是在报告期购买数量结构下,报告期价格的综合变动情况。它能更好地反映当前实际的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下的价格变动情况。
  1. 计算过程
  • 帕氏数量指数公式为:$I_q=\frac{\sum q_1p_1}{\sum q_0p_1}$。
  • 帕氏质量指数公式为:$I_p=\frac{\sum p_1q_1}{\sum p_0q_1}$。
  • 用上面同样的商品数据计算帕氏质量指数,分子$\sum p_1q_1=(6\times12 + 5\times22+4\times32)=72+110 + 128 = 310$,分母$\sum p_0q_1=(5\times12+4\times22 + 3\times32)=60+88+96 = 244$,则帕氏质量指数$I_p=\frac{310}{244}\approx1.27$。

四、应用差异

  1. 拉氏指数的应用特点
  • 由于以基期变量值为权数,在比较不同时期的综合变动情况时,更能反映出纯粹价格或数量的变动趋势,不受报告期商品构成变化的影响较大。适用于进行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经济现象分析,比如在研究较长时间段内的物价走势时,如果消费结构变化不大,拉氏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
  1. 帕氏指数的应用特点
  • 因为权数固定在报告期,所以更能反映当前实际的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下的变动情况。在进行短期经济分析,特别是当消费结构或生产结构在短期内有较大变化时,帕氏指数更有实际意义。例如,在分析某一年由于新兴消费热点出现导致的价格变动情况时,帕氏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这种变化。

五、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适用原则

  1. 数量指标指数适用原则
  • 当我们关注的是数量的综合变动情况,并且希望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时,使用数量指标指数。比如在分析企业产量的变化、商品销售量的变化等情况时,拉氏数量指数或帕氏数量指数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如果研究的时期较长,且价格体系相对稳定,拉氏数量指数可能更合适;如果是短期分析且消费或生产结构变动频繁,帕氏数量指数可能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1. 质量指标指数适用原则
  • 在研究价格的综合变动情况时使用质量指标指数。如果要考虑当前实际的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下价格的变动,帕氏质量指数是较好的选择;如果是从纯粹价格变动的角度,不考虑结构变化的影响,拉氏质量指数也可以使用。

六、总结

在中级经济师备考过程中,对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要深入理解它们的编制原理、熟练掌握计算过程、明确应用差异以及适用原则。通过多做练习题,尤其是结合实际的价格指数案例进行分析计算,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强化阶段(5月):指数分析 - 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深度剖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