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一)合法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合法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主体合法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或者是依法招用劳动者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容合法指的是劳动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工资标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形式合法要求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除外)。
学习方法:对于合法原则,要多关注劳动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将常见的不合法情形进行整理归纳。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案例分析题来加深理解,比如判断给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是否合法。
(二)公平原则
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对等。用人单位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劳动合同中设置不合理的条款,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同样,劳动者也不能提出过度的要求。例如,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方面的约定要公平合理。
学习建议:分析实际中的一些劳动争议案例,找出其中违反公平原则的地方。同时,在自己草拟劳动合同条款时,从双方的角度去思考是否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三)平等自愿原则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双方自愿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学习技巧:可以通过对比不同企业的劳动合同模板,看是否存在强迫劳动者签订合同或者限制劳动者自主选择的情况,从而深入理解平等自愿原则。
(四)协商一致原则
劳动合同的所有条款都需要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体现了双方的合意性。
学习要点:在记忆这个原则时,可以结合一些协商场景进行想象,比如双方就工资涨幅进行谈判的情景。
二、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
这部分内容明确了合同的主体一方。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劳动者在需要时准确找到用人单位,也明确了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承担主体。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来熟悉这一内容,并且在做题时注意识别相关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有效身份证件的号码
这是确定劳动者身份的重要信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准确的劳动者信息有助于进行人事管理等工作。
学习建议:要牢记这些信息的填写要求,在记忆时可以联系实际工作中的员工入职登记流程。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
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确了合同的起止时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时间,除非符合法定解除条件;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则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合同终止的条件。
学习技巧:可以通过制作表格对比三种期限劳动合同的特点、适用情形等进行学习。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内容明确了劳动者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范围,工作地点则确定了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地理位置。
学习要点:对于工作内容,要关注岗位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对于工作地点,要考虑实际工作安排可能涉及的多地工作情况。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包括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休息休假则涵盖了法定节假日、年假、病假等。
学习方法:详细学习各种工作时间制度的规定,并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工作安排来理解。对于休息休假部分,要牢记法定的各类假期天数和相关待遇规定。
(六)劳动报酬
这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的回报。包括工资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要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
学习建议:多关注工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尤其是关于加班工资计算等容易出错的地方。
(七)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定义务。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学习要点:了解社会保险的缴纳比例、缴纳方式和各项保险的保障范围。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防护。
学习方法:可以结合一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案例来理解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总之,在备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劳动合同订立原则与必备条款这一考点时,要深入理解每个原则的内涵,准确掌握必备条款的内容,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如案例分析、对比记忆等进行强化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