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监理工程师备考的基础阶段,对于目标控制中的进度控制组织措施的掌握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1 - 4周的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建立进度控制责任制度、协调会议制度的具体实施框架是构建扎实知识体系的关键部分。
二、建立进度控制责任制度
- 知识点内容
- 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进度控制中的职责。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要对整体进度负责,他是进度控制的总协调人。工程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工程建设任务。技术部门则要确保施工技术的可行性,避免因技术问题导致进度延误。质量部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与工程部门协调好质量检验的时间安排,不能因为过度质检而影响进度。
- 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根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设定考核指标,如工程部门的按时完工率、技术部门的方案及时提供率等。对于未能达到指标的情况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反之则给予奖励。
- 学习方法
- 制作思维导图。将各部门及其职责、考核机制等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以项目经理为中心节点,向外延伸出各个部门的分支,再在每个部门分支下详细列出职责和考核点。
- 结合实际案例学习。找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中由于责任不明确导致进度问题的案例,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对比正确建立责任制度后的项目是如何顺利推进的。
三、协调会议制度的具体实施框架
- 知识点内容
- 会议的类型。包括定期的进度协调会,如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主要总结上一阶段的进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还有不定期的紧急协调会,当出现突发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重大设计变更等影响进度时及时召开。
- 参会人员的范围。除了项目内部的各部门人员外,还可能涉及供应商、分包商等相关方。例如,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原材料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所以他们也需要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 会议的组织流程。首先要确定会议的主题和目的,然后提前通知参会人员,让他们有时间准备相关资料。会议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结束后要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各方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并且对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 学习方法
- 角色扮演。模拟项目中的不同角色参加协调会议,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各方在会议中的需求和关注点。例如,扮演项目经理组织会议,体会如何把控会议的节奏和引导讨论方向;扮演供应商,了解自己在会议中的发言权和责任。
- 对比不同项目的协调会议制度。收集多个建设项目的资料,对比它们在会议类型、参会人员、组织流程等方面的异同点,加深对这一制度的理解。
四、总结
在监理工程师备考的基础阶段,对于进度控制组织措施中的建立进度控制责任制度和协调会议制度的具体实施框架的学习需要我们从知识点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入手。通过深入理解各部门职责、考核机制以及协调会议的各个方面,并且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为后续的备考和实际的监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