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会计职称备考中,经济法基础里票据行为的效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
票据行为是票据当事人以发生票据债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主要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这几种行为。
二、出票行为的有效要件
1. 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票据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例如,企业不能在无资金保障的情况下随意签发空头支票。
- 学习方法:可以结合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案例来理解,像一些小公司在资金紧张时仍大量签发票据,这种行为就是不符合出票要求的。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一要件的记忆。
2. 出票人必须在票据上签章,并且按照法定记载事项进行记载。法定记载事项包括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如表明票据种类的文句、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或承诺等)、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如付款日期、付款地等,如果未记载有法定推定方式)等。
- 对于这部分内容,要牢记各种记载事项的具体要求。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将不同票据(如汇票、本票、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分别列出对比学习。同时,在做模拟题时,仔细分析题目中对记载事项的描述是否正确。
三、背书行为的有效要件
1. 背书必须是连续的。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转让中,转让票据的背书人与受让票据的被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
- 学习时可采用画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示背书的连续过程。比如A背书给B,B背书给C,在票据上体现为签章的无间断连接。
2. 背书不得附条件。一旦附条件,所附条件无效,但背书行为本身有效。
- 这一点需要重点理解,多做一些判断题来巩固,例如“背书附有利息条件的,该背书无效”这种说法就是错误的。
四、承兑行为的有效要件
1. 承兑人必须是汇票上记载的付款人。只有付款人才有承兑的资格。
- 可以通过记忆口诀的方式,如“承兑付款人来办”,加深印象。
2. 承兑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进行。不同的汇票类型有不同的承兑期限规定。
- 对于承兑期限,要牢记具体的天数要求。可以通过制作时间轴的方式,将出票日、提示承兑日、承兑日等时间点标注清楚,便于理解。
五、保证行为的有效要件
1. 保证人必须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能力。例如,企业作为保证人,其财务状况要能够承担相应的票据债务。
- 可以联系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从偿债能力指标等方面来理解保证人的资格要求。
2. 保证必须在票据或者粘单上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
- 要清楚法定记载事项的具体内容,通过反复记忆和做题来掌握。
总之,在备考经济法基础中的票据行为效力要点时,要全面理解每个行为的有效要件,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实例分析、图表制作、记忆口诀等,提高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