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独留清风醉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0

visits158

《会计实务 - 政府补助核算要点:总额法与净额法的账务处理对比》

在初级会计职称备考中,会计实务的政府补助核算是一个重要考点。特别是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补助的总额法、净额法账务处理对比,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一、政府补助的概念及分类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其主要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比如企业收到用于购置生产设备的政府拨款。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常见的有政府对企业的社保补贴、就业补贴等。

二、总额法的账务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总额法
当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例如,企业收到政府拨付的 100 万元用于购买一台价值 500 万元的生产设备,设备使用寿命为 10 年。则在收到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100 万
贷:递延收益 100 万

在设备使用期间,每年分期确认收益:
借:递延收益 10 万
贷:其他收益 10 万

(二)与收益相关的总额法
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假设企业预计未来一年的研发费用为 80 万元,政府给予 50 万元的补助。则:
借:银行存款 50 万
贷:递延收益 50 万

在实际发生研发费用时:
借:研发支出 80 万
贷:银行存款 80 万
同时:
借:递延收益 50 万
贷:其他收益 50 万

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比如企业已经发生了 60 万元的销售费用,政府给予 40 万元的补助,则:
借:银行存款 40 万
贷:其他收益 40 万

三、净额法的账务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净额法
企业将收到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沿用上述购买生产设备的例子,若采用净额法:
借:银行存款 100 万
贷:固定资产 100 万

然后按照冲减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二)与收益相关的净额法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冲减相关成本。
假设企业预计未来一年的管理费用为 70 万元,政府给予 30 万元的补助。则:
借:银行存款 30 万
贷:递延收益 30 万

在实际发生管理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70 万
贷:银行存款 70 万
同时:
借:递延收益 30 万
贷:管理费用 30 万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直接冲减相关成本。
倘若企业已经发生了 50 万元的财务费用,政府给予 20 万元的补助,则:
借:银行存款 20 万
贷:财务费用 20 万

四、对比总结

总额法下,政府补助是分期或在确认相关费用时计入损益,能更清晰地反映政府补助的收益过程;净额法下则是直接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或相关成本费用,减少了相关资产或费用的账面价值。

在备考时,要理解两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多做练习题,熟练掌握其账务处理。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来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掌握政府补助核算中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账务处理对比,对于应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顺利通过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会计实务 - 政府补助核算要点:总额法与净额法的账务处理对比》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