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理工程师备考的强化阶段(第5 - 8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中的超限高层建筑抗震专项审查流程及监理质量控制重点是一个关键的知识板块。
一、超限高层建筑抗震专项审查流程
- 前期准备
- 首先要明确超限高层建筑的定义标准。这是判断一个建筑是否需要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基础。例如,高度超过一定限制(如100米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等)、结构体系复杂或者抗震设防烈度高且体型不规则的建筑等都可能被认定为超限高层建筑。
- 设计单位需要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这些资料对于准确评估建筑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的方法加深理解。比如找一些已经完成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的实际项目资料进行研读,了解每个资料的用途和重要性。
- 申报与受理
-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申报抗震专项审查。申报材料应完整准确,包括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计算书、抗震设防依据等相关文件。
- 审查机构在收到申报材料后,会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初步检查。如果不完整,会要求建设单位补充材料。这里要注意学习申报材料的规范格式和要求,掌握哪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 审查阶段
- 审查专家团队会对建筑的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目标、构造措施等进行详细审查。他们会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要求设计单位对某些关键问题进行解释或者修改设计方案。我们要熟悉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例如结构刚度分布不合理、抗震构件设计不符合规范等问题。
- 审查结果与反馈
- 审查结束后,审查机构会出具审查报告。如果建筑通过审查,就可以按照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未通过,就需要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重新申报审查。备考时要注意理解审查结果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监理质量控制重点
- 设计阶段监理
- 监理工程师要审查设计单位是否按照抗震专项审查的要求进行设计。检查设计方案中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否满足相关规范标准,例如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是不同的。
- 对结构的选型和布置进行监督。比如对于超限高层建筑,框架 - 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结构体系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需要重点关注。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结构体系在类似超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案例来进行学习。
- 施工阶段监理
- 材料质量控制是关键。监理要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抗震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钢筋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等。要熟悉各类抗震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
- 施工工艺的监督也不容忽视。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影响结构性能的情况;在钢结构焊接时,要检查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以通过观看施工工艺的教学视频或者到施工现场实地观察来掌握这些要点。
- 对隐蔽工程的验收要严格把关。像基础的抗震锚固措施、结构的连接节点等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查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总之,在强化阶段备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中的超限高层建筑抗震专项审查流程及监理质量控制重点时,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理解,并且注重细节部分的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