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理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合同管理部分的不可抗力条款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在结合实际案例,如新冠疫情这种特殊情况时。
一、不可抗力条款的基本概念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常见的不可抗力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罢工等)。在新冠疫情这种特殊情况下,它符合不可抗力的特征。从法律层面来说,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会影响到合同的正常履行。
二、停工损失分担要点
(一)合同约定优先
首先要查看合同中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停工损失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如果合同中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哪些损失由发包方承担,哪些由承包方承担,那么就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例如,有些合同可能约定,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损坏由发包方承担,而施工机械的闲置损失由承包方自行承担。
(二)公平原则
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那就需要依据公平原则来分担。一般来说,直接与工程相关的损失,如建筑材料因疫情无法运输而产生的额外保管费用等,可能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对于承包方自身管理不善导致的扩大化损失,比如没有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存放而导致损坏加重,这种情况下承包方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工期顺延的认定要点
(一)及时通知义务
承包方在发现因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时,要及时通知发包方。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例如,封城措施实施后,承包方应尽快以书面形式告知发包方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预计的延误时间,并附上相关的证明文件,如政府发布的封城通知等。
(二)提供证明材料
除了通知,还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明材料来证实工期顺延的合理性。除了政府的官方文件外,还可以包括施工现场的照片、视频,工人无法到岗的签到记录等。这些证据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疫情对工期的实际影响。
(三)合理的计算方法
确定工期顺延的天数要有合理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认为从疫情开始到结束全部算作顺延工期。要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受疫情影响的具体工作内容等因素来计算。比如,某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受到疫情影响停工一个月,而基础施工原本计划需要两个月完成,那么就可以根据比例计算出合理的顺延天数。
四、学习方法建议
(一)案例分析
多研究类似新冠疫情这种实际发生的案例。可以通过收集司法判例、行业报告等方式,深入了解法院和行业对于不可抗力条款下停工损失分担和工期顺延认定的实际做法。
(二)对比学习
对比不同版本的合同范本(如FIDIC合同条件和国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关于不可抗力条款的规定,找出异同点,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模拟练习
做一些关于不可抗力条款的模拟练习题,尤其是涉及到计算工期顺延天数和判断损失分担的题目,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监理工程师备考过程中,对于合同管理中的不可抗力条款,特别是结合新冠疫情这种特殊情况的相关要点,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也能为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合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