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税务师备考过程中,财务与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流动性项目划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到了考前2个月,更需要对这个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编制资产负债表,还对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有着关键意义。
二、流动性项目的定义及1年内变现或清偿的判断
(一)流动性项目的定义
流动性项目是指在1年(含1年)内能够变现或者清偿的资产和负债。例如货币资金,这是企业最具流动性的资产,随时可用于支付债务、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对于应收账款,如果账龄较短且在正常信用期内,也可视为流动性资产。
(二)判断方法
1. 对于资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肯定属于流动性资产。
- 应收账款需要结合账龄分析、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判断能否在1年内收回。
- 存货方面,要考虑其周转速度,如果周转较快,在1年内能够销售出去并变现,也可视为流动性资产。
2. 对于负债
- 短期借款显然是流动负债,因为通常在1年内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
- 应付账款如果是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且在短期内需要支付,也属于流动负债。
三、“合同负债”的列报规则
(一)概念
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比如企业在销售商品时,预先收取了客户的款项,就产生了合同负债。
(二)列报
1. 在资产负债表中,合同负债通常列示为流动负债项目。如果企业预计在1年内履行完转让商品的义务,那么就直接在流动负债部分列报。
2. 如果存在跨越1年的情况,需要按照合同的履行进度等进行合理拆分,将在1年内履行部分的合同负债列报为流动负债,其余部分可能列报为非流动负债。
四、“持有待售资产”的列报规则
(一)定义与确认
持有待售资产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以收回其账面价值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例如企业决定出售闲置的厂房等固定资产。
(二)列报要点
1. 持有待售资产应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部分。
2. 在计算其价值时,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调整,如按照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进行计量。
五、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部分的重分类处理
(一)重分类的原因
长期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其性质在1年内发生了变化,从长期资金需求转变为短期资金偿还压力。
(二)处理方法
这部分长期借款应重分类为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项目下单独列示。
六、报表项目勾稽关系
(一)资产与负债的勾稽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例如,企业的营运资金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二)不同资产项目之间的勾稽
比如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这种关系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虚增收入等情况。
七、示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有以下情况:
1. 银行存款1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50万元,账龄均在1个月内,存货周转率为每年6次,存货余额80万元。
2. 短期借款50万元,应付账款30万元,合同负债20万元,预计在半年内履行商品转让义务,长期借款100万元,其中20万元将在1年内到期,同时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0万元,已决定出售且符合持有待售资产的条件。
分析如下:
1. 流动资产 = 银行存款100 + 应收账款50 + 存货80 = 230万元。
2. 流动负债 = 短期借款50 + 应付账款30 + 合同负债20 + 长期借款1年内到期部分20 = 120万元。
3. 持有待售资产单独列示50万元。
八、总结
考前2个月对于财务与会计资产负债表流动性项目划分这一知识点的复习非常关键。要牢记流动性项目的判断标准,“合同负债”“持有待售资产”的特殊列报规则以及长期借款重分类处理等重要内容,并且要通过大量的示例分析加深理解,掌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