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沉寂于曾经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7

visits8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路径

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会计实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详细探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路径,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的影响
1. 折旧基础的变化
当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账面价值减少,未来折旧的基础也随之减少。具体来说,减值后的固定资产应按新的账面价值重新计算折旧额。
2. 折旧方法的调整
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会改变原有的折旧方法,但会影响后续年度的折旧额。企业应继续按照原来的折旧方法,但以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折旧。

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
1.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概念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因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可抵扣的所得税金额。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2. 减值准备的暂时性差异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为会计上计提的减值准备在税法上通常不允许当期扣除,而是需要在未来期间逐步摊销。
3.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应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计算公式为: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适用税率
4. 减值准备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动态影响
当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递延所得税资产会相应增加;反之,若减值准备转回,则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减值准备的转回在会计上有一定的限制,通常只能在原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进行。

四、案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有一台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第二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企业决定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此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70万元,未来8年的折旧基础也相应减少。

在税务上,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100万元,会计上计提的30万元减值准备在未来期间不允许扣除,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假设适用税率为25%,则企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30万元 × 25%)。

五、总结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折旧基础的变化:减值准备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影响未来折旧额。
2. 折旧方法的调整:减值准备不影响折旧方法,但影响折旧额的计算。
3.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4. 动态影响: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会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

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深入理解,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相关题目。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备考提供有益的帮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路径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