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基础备考中,票据记载事项效力是一个重要考点。
一、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1. 知识点内容
-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是指票据上必须记载的事项,缺少任何一项都会导致票据无效。例如,在汇票中,出票日期就是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根据《票据法》规定,汇票的出票日期必须确定且完整地记载在票据上。
- 再如,支票上的付款银行名称也是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这是因为付款银行是承担支付款项义务的关键主体,如果不明确,持票人将无法确定向谁请求付款。
2. 学习方法
- 要牢记各个票据类型(汇票、本票、支票)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清单。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进行记忆,将不同票据类型对应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一一列出。
-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比如查看一些因为缺少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而被判定为无效票据的商业案例,加深对这一概念的印象。
二、相对必要记载事项
1. 知识点内容
- 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是指票据上如果未记载,适用法律规定进行推定的事项。例如,在汇票中,付款日期就是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如果出票人在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根据法律规定视为见票即付。
- 对于本票而言,收款人名称属于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但如果本票上未记载付款地或者出票地,那么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或者出票地。
2. 学习方法
- 对比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来学习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明确两者的区别在于缺少时的处理方式不同,通过这种对比能更好地掌握概念。
- 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在练习中体会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在不同情境下的推定规则。
三、记载无效事项的法律后果
1. 知识点内容
- 当票据上存在某些记载无效事项时,并不必然导致票据整体无效。例如,在汇票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后又进行背书转让,该背书转让行为无效,但汇票本身的效力不受影响。
- 如果票据上的记载与真实情况不符,例如虚构的交易背景进行票据签发,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欺诈等违法行为,相关的票据权利可能会受到限制或者被否定。
2. 学习方法
- 深入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准确理解每种记载无效事项对应的法律后果规定。
- 分析一些典型的司法案例,从实际的判例中总结出关于记载无效事项法律后果的判断标准。
总之,在备考经济法基础中的票据记载事项效力这一知识点时,要全面掌握绝对必要记载、相对必要记载以及记载无效事项的法律后果等内容,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