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务师备考过程中,财务与会计收入准则里的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考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如何进行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的判断。其中一个关键的判断依据就是“是否承担存货风险”。如果承担了存货的风险,那大概率就是主要责任人;反之,如果不承担存货风险,往往是代理人。例如,在自营商城中,商家自己采购货物并存储在自己的仓库里,如果货物出现损坏、积压等情况,都是由商家自己负责,这就表明商家承担了存货风险,所以自营商城在这里是主要责任人。而电商平台上的很多小商家,他们使用平台的仓库存储货物,一旦货物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供应商或者平台的其他相关方承担责任,小商家自身不承担存货风险,这种情况下小商家就可能被视为代理人。
“是否拥有定价权”也是重要的判断因素。主要责任人通常拥有对商品或服务的定价权。像自营电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本核算、市场定位等因素自主决定商品的售价。然而代理人的定价权往往受到限制,比如电商平台上的代理商,他们只能在供应商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一定的浮动调整。
“能否控制供应商”同样不容忽视。主要责任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供应商的选择、供货条件等。而代理人更多的是按照供应商的要求进行销售相关的活动。
接着我们来看电商平台和自营电商在这方面的差异。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它扮演的是代理人的角色。以淘宝平台为例,众多的淘宝商家在平台上销售商品,淘宝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销售的渠道,并不承担存货风险,也没有对这些商品的绝对定价权,而且淘宝平台并不能完全控制这些商家的供货来源等,所以淘宝平台是按照佣金来确认收入的。当一笔交易成功后,淘宝平台会从商家的销售额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自己的收入。
自营电商则完全不同。例如京东自营部分,京东自己采购商品,承担存货风险,有自主定价的权利,并且能够控制供应商的选择等,所以京东自营是主要责任人,在确认收入时是按照商品的全额来确认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我们还要关注相关的准则条文。这些条文明确规定了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的定义以及在收入确认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我们要仔细研读条文内容,并且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可以找一些上市公司的收入确认公告进行解读,看看它们是如何按照准则来判断自己的角色并进行收入确认的。
总之,在税务师备考的最后两个月里,我们要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理解判断的主要依据,对比不同类型电商的模式差异,并且牢记准则条文,多做案例分析等方式,熟练掌握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的判断这一重要考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