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理工程师备考的强化阶段(第7 - 12周),监理基本理论中的监理规划与项目管理规划的区别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分析一下它们在编制主体、服务对象和核心内容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并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加深理解。
一、编制主体
1. 监理规划
- 编制主体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接受业主的委托后,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专业的监理人员编制监理规划。例如在一个大型建筑项目中,监理公司会派出有经验的总监理工程师带领团队,依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工程特点等因素来制定监理规划。
- 学习方法:要牢记监理单位的职能和角色定位。可以结合实际的项目案例,想象自己是监理单位的一员,思考在不同类型项目(如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下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来编制规划。
2. 项目管理规划
- 编制主体是施工企业。施工企业为了有效地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会编制项目管理规划。比如一个桥梁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桥梁的建造质量和进度,会根据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人员配备等情况制定项目管理规划。
- 学习方法:了解施工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需求。可以通过参观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观察施工方的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主体及其背后的逻辑。
二、服务对象
1. 监理规划
-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业主。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规划是为了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例如业主希望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且不超预算,监理规划就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规划相关的监理工作。
- 学习方法:明确业主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和需求。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思考如果自己是业主最关心项目的哪些方面,进而理解监理规划如何为业主服务。
2. 项目管理规划
- 服务对象是承包人自身。施工企业编制项目管理规划是为了管理自身的施工活动,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设备的调配等内部事务的管理。
- 学习方法:站在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视角,考虑如何合理安排资源、提高效率和安全保障等,这样有助于理解项目管理规划的服务对象。
三、核心内容
1. 监理规划
- 核心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三控”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在质量控制方面,监理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标准、施工工艺是否规范等;进度控制包括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并进行监督调整;投资控制则要对工程变更等进行严格审查以避免超支。“三管”是指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涉及到对合同条款的执行监督等;信息管理包括对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安全管理要求监理督促施工单位遵守安全规定。“一协调”就是协调业主、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各方之间的关系。
- 学习方法:对“三控三管一协调”的每个要点进行详细学习。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每个要点展开,梳理出详细的知识点和工作流程。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在这些方面监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2. 项目管理规划
- 核心内容是施工组织。这包括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方案选择、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资源配置等。例如在一个高层建筑项目中,施工企业要在项目管理规划中确定采用何种基础施工方案,如何安排各楼层的施工顺序,以及需要调配多少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等。
- 学习方法:深入学习施工组织的各个环节。可以参考一些标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模板,了解其中的常规内容和特殊要求。并且多做一些关于施工组织计算的练习题,如工期计算、资源均衡计算等。
通过对编制主体、服务对象和核心内容的表格对比(如下表所示),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监理规划与项目管理规划的区别。
|比较项目|监理规划|项目管理规划|
|–|–|–|
|编制主体|监理单位|施工企业|
|服务对象|业主|承包人自身|
|核心内容|三控三管一协调|施工组织|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熟练掌握这些区别,并且能够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准确运用相关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为今后从事监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