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1

visits165

2025年修订法规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款第39讲:深度解析网络沉迷预防、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欺凌防治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2025年修订的法规中特别增加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条款。本文将重点解读其中的三大新增内容:网络沉迷预防、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欺凌防治。

二、网络沉迷预防

(一)知识点内容
1. 家庭与学校的责任
- 家庭方面,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设备,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例如,规定每天上网的时长上限,并且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计划,将上网用于学习、有益的娱乐等方面。
- 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这包括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如何识别不良网络信息,以及过度上网的危害等知识。同时,学校也要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上网情况,如限制学生在课余时间过度使用学校的电子设备。
2.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
- 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采取技术措施来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比如,设置青少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限制某些类型的游戏或娱乐内容的访问,并且调整页面显示,减少吸引未成年人长时间停留的元素。

(二)学习方法
- 理解记忆:将家庭、学校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分别进行梳理,通过制作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加深记忆。
- 案例分析:收集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实际案例,分析在这些案例中各相关方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个人信息保护

(一)知识点内容
1. 信息收集的合法性
- 任何收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例如,不能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未成年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2. 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 收集到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要进行安全的存储。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采取加密等技术手段,防止信息泄露。并且要对信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只能用于合法的目的,如提供服务、改进产品等。

(二)学习方法
- 法律条文对比: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文与其他类似的法律条文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加深对这一特殊群体保护的印象。
- 实际操作演练:如果可能的话,尝试模拟一些涉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收集的场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网络欺凌防治

(一)知识点内容
1. 定义与识别
- 网络欺凌包括通过网络发送侮辱性信息、恶意传播他人照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要能够准确识别这些行为是否构成网络欺凌。
2. 应对措施
- 对于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要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如学校要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欺凌事件;网络平台要配合调查,删除相关欺凌内容等。

(二)学习方法
- 情景模拟:构建一些网络欺凌的情景,思考如何应对,从而更好地理解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 研究案例:深入研究已经发生的网络欺凌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功的解决经验。

五、总结

2025年修订法规中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款中的网络沉迷预防、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欺凌防治这三大新增内容,从不同方面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的权益进行了保护。作为备考者,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同时也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2025年修订法规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款第39讲:深度解析网络沉迷预防、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欺凌防治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