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新型用工模式(劳务派遣/灵活用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了解并掌握与之相关的法律风险防控知识,对于顺利通过考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合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风险防控
1. 知识点内容
- 合法性方面,要明确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等规定。同时,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是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要按照月支付劳动报酬。
- 在派遣用工岗位方面,临时性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 违规使用劳务派遣的法律责任,如用工单位违反规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等。
2. 学习方法
- 对于合法性部分,可以通过记忆法条的方式准确掌握。例如将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列成表格,对比记忆各项要求。
- 关于派遣用工岗位的界定,结合实际企业的岗位情况进行理解记忆。比如可以想象一个制造企业中的保安岗位属于辅助性岗位,因为它是为主营业务的生产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 学习违规使用劳务派遣的法律责任时,整理案例进行分析。查找一些企业因违规使用劳务派遣而被处罚的实际案例,分析其中违反的规定以及受到的处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灵活用工相关法律风险防控
1. 知识点内容
- 灵活用工形式多样,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兼职用工、劳务外包等。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是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并且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 在劳动报酬方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对于劳务外包,要明确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法律责任划分,发包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直接干预承包单位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
- 灵活用工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也是重点内容,如在工伤认定方面,灵活用工人员同样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2. 学习方法
- 针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个特点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例如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中心节点,分别连接工作时间、劳动合同形式、劳动报酬结算周期等分支节点。
- 学习劳务外包的法律责任划分时,采用对比学习法。将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进行对比,找出它们在法律责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助于加深对两者概念的理解。
- 关于灵活用工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文章和视频,从权威渠道获取准确信息,并且结合实际发生的劳动纠纷案例进行分析学习。
四、总结
在备考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新型用工模式法律风险防控这一知识点时,要全面掌握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各自的法律规定、风险点以及防控措施。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如记忆法条、理解岗位实际情况、分析案例、制作思维导图等,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在考试中准确作答,并且为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