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学习中,社会服务方案的评估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区分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以及掌握定量与定性评估方法的应用场景。
一、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
1. 过程评估
- 含义: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它关注的是服务介入活动的实际开展状况,包括资源投入、人员配置、工作优先次序、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等。
- 学习方法:
- 要仔细研读相关教材中的案例。例如,在社区发展项目中,观察项目团队是如何组织社区会议、如何招募志愿者等过程细节。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中的步骤、决策和行动,来理解过程评估的要点。
- 自己尝试绘制一个简单的项目流程图,标注出每个阶段可能涉及的过程评估内容,如筹备阶段的资金筹集情况、宣传推广效果等。
2. 效果评估
- 含义:效果评估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后行为、态度、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改变进行的评估。它衡量的是服务目标达成的程度。
- 学习方法:
- 对比学习是关键。找出同一个服务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效果数据,如在青少年辅导项目中,对比接受辅导前后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变化。
- 关注一些量化指标的变化,比如在社会救助项目中,受助家庭的收入水平、居住条件改善程度等。
二、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方法的应用场景
1. 定量评估
- 含义:定量评估采用数据和统计分析来描述和解释现象。它通常使用问卷调查、量表等方式收集数据,能够以数字形式呈现结果,如百分比、平均数等。
- 应用场景:
- 在大规模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如全国性的扶贫项目,需要了解贫困发生率的变化、脱贫人口数量等宏观数据,这时定量评估就很合适。
- 对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如果想了解具体的满意比例等情况,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估。
- 学习方法:
- 学习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如平均数的计算、标准差的理解等,这有助于准确解读定量评估的数据。
- 练习设计有效的问卷,确保问题的清晰性和可量化性。
2. 定性评估
- 含义:定性评估侧重于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意义等方面的探究。它通过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资料,以文字描述为主要呈现形式。
- 应用场景:
- 在探索性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如新兴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初期探索,定性评估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感受、社区工作人员的想法等。
- 当需要深入理解服务对象背后的复杂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时,定性评估必不可少。
- 学习方法:
- 提高访谈技巧,学会如何引导被访谈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 多进行案例分析练习,从具体的事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在备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关于社会服务方案的评估部分时,要清晰地区分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的内涵与重点,熟练掌握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及其各自的应用场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并且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