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备考过程中,人力成本构成及相关计算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对于工资总额、福利费用和教育经费的占比分析以及预算编制公式的掌握至关重要。
一、人力成本构成要素
- 工资总额
-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全体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基本工资是员工固定获得的收入,根据岗位等级、技能水平等因素确定。奖金则与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的经营效益等相关,例如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等。津贴是为了补偿员工在特殊工作环境或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像高温津贴、夜班津贴等。补贴则涵盖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
- 学习方法:要牢记工资总额包含的各项内容。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工资组成部分详细列出,并且结合实际企业案例进行理解。例如,分析某企业在不同季节奖金发放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对奖金作为工资总额一部分的认识。
- 福利费用
- 福利费用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待遇的支出。常见的有法定福利和企业自定福利。法定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自定福利可以有很多形式,如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员工旅游、节日福利等。
- 学习方法:对于法定福利部分,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员工各自承担的比例。可以通过记忆口诀的方式来加强记忆,比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金一险不能忘”。对于企业自定福利,要多关注一些企业的实际做法,收集不同企业的福利方案案例,分析其目的和效果。
- 教育经费
- 教育经费是企业用于员工培训和教育的费用。这包括内部培训课程的费用、聘请外部讲师的费用、员工参加外部培训的学费补贴等。企业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学习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培训对应的经费计算方式。例如,内部培训课程的费用可以根据参与人数、课程时长、讲师报酬等因素来计算。同时,关注国家对教育经费提取比例的规定,如一般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教育经费。
二、占比分析
- 计算各要素占人力成本总额的比例
- 首先要确定人力成本总额,即工资总额+福利费用+教育经费等各项人力成本之和。然后分别计算工资总额占比 = 工资总额/人力成本总额×100%,福利费用占比 = 福利费用/人力成本总额×100%,教育经费占比 = 教育经费/人力成本总额×100%。
- 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进行计算练习。可以从简单的小数据案例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大数据案例。在练习过程中,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各项成本数据的准确归类。
三、预算编制公式
- 工资总额预算编制
- 基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员工人数规划、工资调整计划等因素。例如,如果企业预计下一年度员工人数增加10%,平均工资增长5%,则工资总额预算 = 当前工资总额×(1 + 10%)×(1+ 5%)。
- 学习方法:理解每个因素对工资总额的影响机制。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行模拟预算编制练习,如企业开拓新市场需要招聘大量新员工时的工资总额预算变化情况。
- 福利费用预算编制
- 对于法定福利部分,根据国家规定的比例和企业上一年度工资总额进行计算。企业自定福利则需要考虑企业的福利政策调整、员工需求调查结果等。例如,企业决定下一年度提高员工的旅游补贴标准,就需要相应增加福利费用预算。
- 学习方法: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对企业福利费用预算的影响。同时,要善于分析员工需求和市场趋势对企业自定福利的影响,从而准确编制预算。
- 教育经费预算编制
- 根据企业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课程的种类、参与人数、培训时长、师资费用等因素来编制。也可以参考国家规定的提取比例进行初步估算,再根据实际培训需求进行调整。
- 学习方法:深入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将培训需求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可以参与一些模拟的企业培训预算编制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在备考人力成本构成相关知识时,要全面掌握各要素的定义、计算方法、占比分析以及预算编制公式,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