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理工程师的备考强化阶段(第 9 - 16 周),监理基本理论中的监理规划动态调整决策树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内容
1. “设计变更(超 15%)→工期延误(超 20 天)→合同调整(超 10%)”这一规划修订触发条件的设定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当设计变更的比例超过 15%时,很可能会导致工程的工期延误,如果工期延误超过 20 天,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引发合同的调整,且合同调整的幅度超过 10%。这一连串的条件反映了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从设计方面出现问题到最终影响合同执行的典型过程。
2. 对于评审流程,通常包括多个环节。首先是相关部门或人员对触发条件进行核实和确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条件的真实性。然后组织专家或专业团队进行评估,分析这种变化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接下来提出多种可能的应对方案,并对这些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确定最优方案,并根据方案对监理规划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逻辑关系
要深入理解这一触发条件背后的因果逻辑,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认识。比如可以找一些工程项目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误,进而引起合同调整的真实案例,分析其中的具体数据和处理过程。
2. 绘制流程图
将评审流程绘制为流程图,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每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有助于记忆。
3. 多做练习题
通过做相关的练习题,熟悉不同情境下如何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条件,以及如何按照评审流程进行处理。
4. 小组讨论
与备考伙伴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总之,在备考监理工程师的过程中,对于监理规划动态调整决策树中的这一重要内容,需要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