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跨章节综合题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特别是在5月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像“外部性治理+公共物品供给+财政政策”这样的交叉命题。
一、知识点内容
1. 外部性治理
-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例如治理海洋污染就是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当企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时,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周边居民等造成损害,但企业在做生产决策时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些额外的成本。对于这种负外部性的治理,常见的方法有征税(庇古税),政府可以对污染企业征收一定数额的税,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还有污染排放标准设定,规定企业最多能排放多少污染物。
2. 公共物品供给
-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像环保技术就属于公共物品范畴。政府提供环保技术是因为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失灵的情况。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私人企业往往不愿意提供,因为难以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直接生产或者购买服务然后提供给社会公众。
3.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如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在前面提到的专项债融资效果评估中,专项债是政府筹集资金进行特定项目建设的一种方式。例如为了治理海洋污染而开展的环保项目,可以通过发行专项债来融资。评估专项债的融资效果需要考虑项目的收益是否能够覆盖债券本息、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等多方面因素。
二、学习方法
1. 深入理解单个知识点
- 对于外部性治理、公共物品供给和财政政策这些知识点,要深入学习其原理和各种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案例来加深理解,比如教材中关于某个地区治理环境污染的实际案例,分析其中运用到的外部性治理方法。
2. 构建知识联系
- 在理解了单个知识点之后,要主动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外部性治理、公共物品供给和财政政策这几个板块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思考在外部性治理过程中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来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
3. 做针对性练习题
- 寻找一些专门针对这种跨章节综合题的练习题。在做题过程中,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确定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然后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解答。做完题目后要认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应对这类综合题的能力。
总之,在中级经济师备考过程中,对于这种跨章节综合题的备考需要我们从知识点内容的掌握到学习方法的运用多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