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中,经济学基础的曲线类考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需求曲线
1. 需求曲线移动(线移动)
- 知识点内容:
-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当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例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正常商品来说,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这意味着在每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都增加了;而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对于正常商品,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另外,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如果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如果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人口数量增加、消费者偏好增强等因素也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 学习方法:
- 可以通过制作表格来总结各种因素对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比如横向列出影响因素(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人口、偏好等),纵向列出对不同类型商品(正常品、劣等品、替代品、互补品)需求曲线移动的方向。同时,多做一些练习题,加深对这些因素影响的理解和记忆。
2.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 知识点内容:
- 这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 学习方法:
-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比如购买苹果。当苹果的价格上涨时,我们购买的数量就会减少,这个减少的过程就是在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可以画简单的坐标图,标注出价格变化前后的点在需求曲线上的位置变化。
二、供给曲线
1. 供给曲线移动(线移动)
- 知识点内容:
- 供给曲线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生产成本的变化是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重要因素。如果生产成本上升,如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劳动力成本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表示在每个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了;反之,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生产技术进步也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因为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政府的税收政策也会影响供给曲线,例如增加税收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减少税收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学习方法:
- 同样采用表格总结法,将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成本、技术、税收等)进行整理,分析其对供给曲线移动方向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比如某个工厂因为采用了新的生产设备(技术进步),产量增加,在供给曲线上的体现就是曲线向右移动。
2.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 知识点内容:
- 当商品自身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引起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上升时,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
- 学习方法:
- 与需求曲线的点的移动类似,联系实际的生产场景。例如,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会增加生猪的出栏量,这就是在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可以通过绘制供给曲线的坐标图,直观地展示价格变化引起的点的移动。
三、无差异曲线特征 - 凸向原点的原因
1. 知识点内容
-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主要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少。例如,开始时消费者为了多得到一单位汉堡包愿意放弃很多薯条,但当汉堡包的消费量已经很多时,为了再多得到一单位汉堡包,他愿意放弃的薯条数量就很少了。
2. 学习方法
- 可以通过绘制无差异曲线和计算边际替代率的数值来加深理解。在坐标图上画出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然后选取曲线上的几个点计算边际替代率,会发现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消费体验,比如对不同商品的喜好程度变化等,来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总之,在备考初级经济师的经济学基础曲线类考点时,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如表格总结、案例分析、绘制图表等,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并且要多做练习题,提高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