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政策的概述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财政收支平衡的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如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一)财政收入政策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调节功能。例如,所得税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和投资。对于企业所得税,降低税率可能会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和生产规模;对于个人所得税,提高起征点或者降低税率档次能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牢记各种税种的计算方法、征收范围以及税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比如计算不同税率下的应纳税额,分析税率变动对企业或个人行为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
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 购买性支出,像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办公用品的采购等。这种支出会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例如大规模的高铁建设投资,不仅能带动建筑、钢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2. 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它不会直接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是通过影响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间接影响经济。比如对贫困家庭的补贴,提高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往往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包括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使经济复苏。例如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可能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税收优惠并增加研发补贴。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会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这样能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三、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从制定到发挥作用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通常是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居民,再到整个经济体系。例如政府出台减税政策后,企业会因为税负减轻而增加利润留存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后会增加消费,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四、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当财政政策扩张时,如果货币政策也宽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反之,当财政政策紧缩时,货币政策也收紧,可能会过度抑制经济增长。所以在实际的经济调控中,需要两者相互配合。
在备考初级经济师的财政政策部分时,要多关注国家当前的财政政策动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