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中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中,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穿透式监管指标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第 13 号》对表外负债的确认标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穿透式监管指标
(一)债务率
债务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债务率大于 300%时,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已经相当沉重。这可能反映出地方政府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过度依赖债务融资,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理解债务率的计算公式:债务率 = (政府性债务余额 / 地方政府综合财力)× 100%。同时,要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比如某些地区由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债务规模迅速增加,进而推高了债务率。
(二)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大于 80%也是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这表明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相对于负债来说较为薄弱,财务风险较高。资产负债率过高可能会导致公司在面临经济波动或金融市场变化时,出现偿债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在备考中,要掌握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法: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同时,要结合融资平台公司的业务特点,分析其资产和负债的结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资产负债率过高的情况。
(三)经营性现金流覆盖率
经营性现金流覆盖率小于 50%意味着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覆盖其债务本息。这可能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较弱,无法通过自身的经营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在学习这一指标时,要关注如何计算经营性现金流覆盖率:经营性现金流覆盖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债务本息。同时,要分析影响经营性现金流的各种因素,如市场需求变化、成本控制能力等。
三、《政府会计准则第 13 号》对表外负债的确认标准
《政府会计准则第 13 号》对于表外负债的确认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表外负债是指那些未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体现,但未来可能会给政府带来经济责任的负债。学习这一内容时,要重点掌握表外负债的确认条件,如该负债是否很可能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以及该经济资源的流出金额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同时,要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确认标准,比如某些政府承诺的未来支出项目,虽然尚未发生,但根据相关政策和合同约定,很可能需要政府承担支出责任,因此应确认为表外负债。
四、综合分析与应对策略
在备考过程中,要将这些知识点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理解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穿透式监管指标与《政府会计准则第 13 号》对表外负债确认标准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掌握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策略,如加强债务管理、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融资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总之,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计这一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分析,掌握关键要点,相信考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