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经济师的财政税收备考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债务率和负债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 债务率
- 含义:债务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综合财力的比率关系。
- 计算公式:债务率 =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100%。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指地方政府直接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总额。综合财力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各项财政收入的总和。例如,某地区债务余额为500亿元,其综合财力为1000亿元,那么该地区的债务率就是500÷1000×100% = 50%。
- 学习方法:
- 理解记忆:首先要深刻理解债务率的定义,即债务余额与综合财力的对比关系。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来辅助记忆,像上述的计算例子,多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就能更好地掌握。
- 对比学习:将债务率与其他相关指标(如负债率)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这个知识点。
2. 负债率
- 含义:负债率是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它体现了地方政府债务相对于地区经济总量的规模情况。
- 计算公式:负债率 =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地区生产总值×100%。比如某地区的债务余额为300亿元,该地区生产总值为1500亿元,那么负债率就是300÷1500×100% = 20%。
- 学习方法:
- 联系实际:可以联系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债务规模来理解负债率。比如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由于GDP总量的差异,在相同债务余额下负债率会有很大不同。
- 数据分析:查看一些公开的关于地方政府负债率的数据报告,分析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二、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1. 一般来说,不同的债务率和负债率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等级。
- 对于债务率,较低的水平(如低于80% - 100%之间)可能表示风险相对可控;当债务率达到100% - 120%时,风险开始上升;超过120%则可能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
- 对于负债率,低于30%通常被视为较为安全;30% - 50%之间需要关注;高于50%则可能存在较大风险。
2. 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方法:
- 记忆口诀:可以自己总结简单的记忆口诀,如“债率百八以内好,超百风险要盯牢;负率三十为安全,超五就要多心眼”。
- 案例分析:研究一些地方政府因为债务风险等级过高而出现问题的案例,以及通过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将风险等级降低成功的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的认识。
总之,在备考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部分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内容时,要重点掌握债务率和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并且牢记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