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桃花下浅酌

calendar2025-08-12

message7

visits108

社区需求评估:参与式观察法实施——制定观察记录表及相关要点

在社会工作者的备考中,社区需求评估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参与式观察法的实施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定观察记录表的相关内容。观察记录表通常需要包含时间、地点、行为和频率这几个要素。时间的记录能够帮助我们明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特定时间段内的情况;地点则限定了观察的范围和场景;行为的准确描述对于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至关重要;频率能够反映出某种行为或现象的常见程度。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比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需求观察的案例,去理解和把握如何填写每个要素。二是自己动手模拟制定观察记录表,设定不同的场景和观察对象,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接下来谈谈隐蔽观察和公开观察及其适用场景。隐蔽观察是指观察者在不被观察对象察觉的情况下进行观察,适用于当观察对象的行为可能受到外界干扰或影响,从而导致行为失真时。例如,在老旧小区中,如果想要了解居民在自然状态下的垃圾处理习惯,隐蔽观察可能更能获取真实情况。

公开观察则是观察者以公开的身份进行观察,并向观察对象说明观察的目的和内容。这种观察方式适用于需要与观察对象进行互动和交流,获取他们的看法和解释的情况。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需求观察中,当组织居民座谈会时,就可以采用公开观察。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需求的观察案例,我们可以这样运用上述方法:假设我们要评估老旧小区的公共设施需求,观察时间可以选择在居民日常活动较为集中的早晚时段;地点包括小区的花园、活动广场、楼门口等;观察行为比如居民对公共座椅的使用情况、对健身器材的操作方式等;频率则记录在一定时间内这些行为发生的次数。如果是隐蔽观察,可以暗中记录居民在没有工作人员在场时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态度和问题;如果是公开观察,可以与居民交流,询问他们对公共设施改进的想法。

总之,掌握参与式观察法中制定观察记录表的要点以及隐蔽观察和公开观察的适用场景,对于准确评估社区需求,特别是像老旧小区改造这样的具体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相关的考试内容,为未来的社会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社区需求评估:参与式观察法实施——制定观察记录表及相关要点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