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独留清风醉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9

visits129

中级经济师备考:莫兰指数在区域经济趋同性检验中的应用

一、引言

在中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空间统计分析中的莫兰指数(Moran’s I)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在区域经济趋同性检验方面。掌握这个知识点对于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莫兰指数的基础概念
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空间权重矩阵是用来衡量不同区域之间空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它的构建有多种方法,比如邻接矩阵法,如果两个区域相邻,就在对应的矩阵元素上赋值为1,否则为0;还有距离矩阵法,根据区域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权重,距离越近权重越大。例如,在研究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时,如果两个城市相距较近且在交通、产业等方面联系紧密,那么在距离矩阵中它们的权重就会较高。
- 学习方法:要多做一些案例分析题,通过实际的区域分布情况来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同时,可以自己绘制简单的区域地图,在图上标注出不同区域的相邻关系或者距离关系,这样有助于加深对构建方法的理解。
2. 指数计算
- 莫兰指数的计算公式为$I = \frac{n}{\sum_{i = 1}^{n}\sum_{j = 1}^{n}w_{ij}}\times\frac{\sum_{i = 1}^{n}\sum_{j = 1}^{n}w_{ij}(x_{i}-\bar{x})(x_{j}-\bar{x})}{\sum_{i = 1}^{n}(x_{i}-\bar{x})^{2}}$,其中$n$是区域的个数,$x_{i}$和$x_{j}$分别是区域$i$和$j$的经济指标(如GDP等),$\bar{x}$是所有区域经济指标的平均值,$w_{ij}$是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
- 学习方法:首先要理解公式中每个变量的含义,然后通过简单的数值例子进行计算练习。可以从两个区域或者三个区域的简单情况开始,逐步增加到多个区域的复杂情况。

  1. 显著性检验
  • 显著性检验是为了判断莫兰指数是否显著不为零。通常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原假设$H_{0}$:莫兰指数等于零,即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备择假设$H_{1}$:莫兰指数不等于零,存在空间自相关。通过计算检验统计量并与临界值比较来得出结论。
  • 学习方法:要牢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并且熟悉不同分布下的临界值情况。可以结合统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观察检验结果。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趋同(Moran’s I = 0.35)的政策含义解析
1. 当莫兰指数为0.35时,表明长三角地区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即经济增长存在趋同现象。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会对周边地区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2. 政策上,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政策。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连接区域内城市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降低区域间的交易成本,促进要素的流动。在产业政策上,鼓励区域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分工协作,让发达地区的产业能够向欠发达地区有序转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总结
在中级经济师备考中,莫兰指数在区域经济趋同性检验中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要掌握其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指数计算和显著性检验等核心内容,并且能够结合具体区域(如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含义的解析。通过多做练习、案例分析以及实际操作统计软件等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为顺利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中级经济师备考:莫兰指数在区域经济趋同性检验中的应用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