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中,财政税收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两个关键的概念,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税收保全措施
1. 知识点内容
- 税收保全措施是在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且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预防性措施。其主要方式包括冻结纳税人的存款账户和查封、扣押其相当于应纳税款价值的财产等。例如,如果一家企业被怀疑有转移资金以逃避纳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通知银行冻结该企业一定金额的账户资金,这个金额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应纳税额来确定的。同时,也可以查封企业的一些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这些资产的价值要相当于应纳税款的数额。
- 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纳税人转移、隐匿财产,确保未来的税款能够得以征收。它是在税款还没有实际被拖欠之前的一种防范手段。
2. 学习方法
- 理解概念的本质:要从预防纳税人逃避纳税这个根本目的去理解税收保全措施。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认识,比如搜索一些企业因为税务问题被税务机关采取保全措施的新闻报道,分析其中涉及的措施类型和原因。
- 记忆关键数据:对于冻结账户和查封财产的价值判断,要牢记是与应纳税款价值相当这个要点。
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 知识点内容
-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则是在纳税人已经发生了拖欠税款的行为之后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扣缴纳税人的存款以抵缴税款、拍卖或变卖查封、扣押的财产来抵缴税款等。例如,某个体工商户经过税务机关多次催缴仍不缴纳所欠税款,税务机关就可以直接从其银行账户中扣缴所欠税款金额。如果之前已经查封了其一些商品库存,也可以将这些库存拍卖,用拍卖所得来缴纳税款。
- 这一措施体现了对已经发生的税收违法行为的强制纠正,具有更强的威慑力。
2. 学习方法
- 对比学习:与税收保全措施进行对比。可以制作一个表格,分别列出两种措施的实施前提(事前预防与事后执行)、主要方式(冻结查封与扣缴拍卖)、适用情况(有逃避纳税嫌疑与已经拖欠税款)等内容,通过这样的对比能更清晰地掌握两者的区别。
- 关注操作流程:了解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需要遵循哪些程序来实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比如需要经过哪些审批环节等。
三、两者关系总结
- 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虽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税收的征收,但在实施的阶段、针对的情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备考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两种措施的内涵、特点和应用条件,这对于应对财政税收相关的考试题目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例如税收保全措施如果没有起到预防作用,后续可能会发展为需要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情况。
总之,在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的备考中,对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深入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透彻理解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