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中级经济师备考的强化阶段(5月),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重点内容。
- 投入指标 - 预算执行率
- 知识点内容:预算执行率反映了项目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预算安排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预算执行率 = 实际支出金额÷预算安排金额×100%。例如,如果一个项目的预算安排是100万元,实际支出了80万元,那么预算执行率就是80÷100×100% = 80%。
- 学习方法:要理解预算执行率的重要性在于衡量项目资金是否按照计划使用。可以通过多做一些实际案例的计算题来熟练掌握公式的运用。同时,关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预算执行率的合理范围,比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能在前期由于各种审批手续等原因执行率较低,但随着项目推进会逐步提高。
- 过程指标 - 资金到位率
- 知识点内容:资金到位率体现了项目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到达项目实施单位的情况。计算方式为:资金到位率 = 实际到位资金÷计划到位资金×100%。比如某项目计划到位资金500万元,实际到位450万元,资金到位率就是450÷500×100% = 90%。
- 学习方法:要明确资金到位率对项目进展的直接影响。在复习时,结合实际项目场景分析资金不到位可能产生的原因,如财政拨款流程延迟、融资困难等。并且与其他过程指标结合起来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流管理。
- 产出指标 - 目标完成率
- 知识点内容:目标完成率用于衡量项目实际完成的成果与预定目标的契合程度。比如一个教育项目计划培养1000名学生,实际培养了850名,目标完成率就是850÷1000×100% = 85%。这一指标可以针对项目的各种成果进行量化评估,如生产型项目的产量、服务型项目的服务人次等。
- 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类型项目目标设定的特点,因为不同项目目标的可量化和评估方式有很大差异。多收集不同行业的项目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对目标完成率计算的准确性。
- 效益指标 - 经济乘数
- 知识点内容:经济乘数反映了项目投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例如一个旅游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通过计算相关产业的收入增长与项目投入的比例关系得到经济乘数。
- 学习方法:理解经济乘数的宏观意义,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学的部分知识基础。可以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数据和具体项目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来深入学习。
二、DEA方法的应用场景
- 效率评估方面
- 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估上有重要应用。它可以对多个项目或者同一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例如,在比较不同地区的相同类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将各个项目的预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作为投入指标,项目的产出成果(如新增的产能、服务覆盖人群数量等)作为产出指标,DEA方法能够找出相对有效的项目,即那些在给定投入下产出最多的项目。
- 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DEA方法分析不同部门或者项目之间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如果某个项目的DEA效率值较低,说明其资源利用存在浪费或者不足的情况。比如在科研项目资金分配中,通过DEA分析发现某些研究方向虽然投入大量资金但成果产出较少,就可以调整资金分配策略,将更多资源投向效率更高的项目或者研究方向。
总之,在中级经济师备考强化阶段,要深入理解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内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同时掌握DEA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场景,这对于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财政资金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