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务师考试中,财务与会计租赁准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尤其是出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本文将详细讲解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等内容,并附上案例分析、准则应用指南及分录示例,帮助考生在冲刺阶段高效备考。
一、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的确认包括最低租赁收款额和初始直接费用。
1. 最低租赁收款额
最低租赁收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出租人有权从承租人处收取的全部款项,包括租金、租赁期满时的残值购买价款等。
2. 初始直接费用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为达成租赁交易而发生的费用,如佣金、律师费等。这些费用应在租赁期开始日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
二、未实现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摊销
在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同时,出租人需要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指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因提供融资服务而应获得的收益,这部分收益需要在租赁期内逐期确认。
1. 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实际利率将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计算实际利率:根据租赁合同的条款,计算出实际利率。
- 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按照实际利率法,将未实现融资收益逐期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
2. 会计分录
在每个会计期间,出租人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
-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 贷:租赁收入
三、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出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
案例背景
某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融资租赁合同,租金总额为300万元,初始直接费用为10万元。实际利率为5%。
处理步骤
- 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
- 最低租赁收款额:300万元
- 初始直接费用:10万元
- 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310万元
- 计算未实现融资收益:
- 未实现融资收益 = 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 - 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现值
- 假设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现值为280万元
- 未实现融资收益 = 310万元 - 280万元 = 30万元
- 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
- 每期摊销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 未实现融资收益 / 租赁期(年)
- 每期摊销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 30万元 / 3年 = 10万元
- 每期会计分录:
-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0万元
- 贷:租赁收入 10万元
四、准则应用指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出租人在进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时,应包括最低租赁收款额和初始直接费用。
- 未实现融资收益应按实际利率法逐期摊销。
五、分录示例
以下是具体的会计分录示例:
- 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
-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 310万元
- 贷:银行存款 310万元
- 每期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
-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0万元
- 贷:租赁收入 10万元
总结
出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涉及租赁期开始日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等内容。通过本文的详细讲解和案例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考点,为税务师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希望本文能为你的备考提供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