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务师备考的冲刺阶段,财务与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其中,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结案需要确认赔偿的账务处理更是关键内容。
一、知识点内容
当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企业需要根据判决结果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如果之前已经确认了预计负债,而现在判决结果明确了赔偿金额,那么就要进行差额调整。具体的账务处理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预计负债。这意味着将之前预估的负债与实际判决的赔偿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反映对以前年度财务状况的影响。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原理
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账务处理。这涉及到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企业根据当时的情况预估了可能的负债,当日后诉讼结案得到确切结果时,就需要对之前的预估进行修正,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记忆口诀
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简单的记忆口诀,比如“日后诉讼结案差,以前损益调整它”。通过口诀来加深对这个账务处理的印象。
3. 对比学习
将这个知识点与资产负债表日前的正常账务处理进行对比。例如,在资产负债表日前的正常经营过程中,确认预计负债时是借:营业外支出等,贷:预计负债。通过对比前后不同阶段的处理方式,更好地掌握其差异和联系。
三、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1. 利润表调整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最终会影响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它会调整报告年度的利润总额,从而影响净利润以及每股收益等相关指标。
2. 资产负债表调整
对预计负债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负债的金额。同时,由于利润的调整,也会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未分配利润等。
四、案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涉及一起诉讼案件,预估赔偿金额为100万元,确认了预计负债。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结案,判决赔偿金额为120万元。那么账务处理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贷:预计负债 20
这个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根据实际判决结果与预估金额的差额进行账务处理。
五、准则条文依据
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对涉及诉讼等事项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六、报表调整步骤
1. 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前的预计负债金额。
2. 然后根据诉讼结案的实际判决结果计算差额。
3. 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和“预计负债”科目。
4. 根据账务处理结果,对利润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如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5. 最后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调整,保证报表的平衡和准确性。
总之,在税务师备考的最后阶段,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结案的账务处理这个知识点,要全面掌握其原理、账务处理方法、对报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准则依据,通过案例分析和多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