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长安花落尽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8

visits79

《初级经济师备考:统计基础方法中数据清洗步骤全解析》

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统计基础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大数据统计里的数据清洗步骤更是关键考点。

首先是缺失值处理的插补法。知识点内容:插补法就是根据已有数据的信息,来推测出缺失的数据值。常见的插补法有均值插补、中位数插补和众数插补等。例如,在一个关于居民收入的数据集中,如果部分人的收入数据缺失,若采用均值插补,就是计算出非缺失收入的平均值,然后将这个平均值填入缺失的位置。学习方法:要理解不同插补法的适用场景。均值插补适用于数据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中位数插补更适合偏态分布的数据;众数插补用于分类数据或者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数据。通过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比如给定一个有缺失值的数据表格,运用不同的插补法进行操作,加深理解。

其次是异常值检测的Z - score法。知识点内容:Z - score法是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均值的距离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它的计算公式是Z=(X - μ)/σ,其中X是数据点的值,μ是均值,σ是标准差。如果计算出的Z值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通常为3或者 - 3),那么这个数据点就被认为是异常值。比如在一个学生考试成绩的数据集里,如果大部分成绩都在60 - 100分之间,突然有一个成绩是150分,通过计算Z - score可能会发现它是一个异常值。学习方法:掌握公式的计算过程是关键。要明白为什么要以均值为中心,标准差为衡量尺度。多做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题,自己动手计算Z - score,判断数据是否异常。

最后是重复值删除。知识点内容:在数据集中,由于数据录入错误或者采集过程中的重复等原因,可能会存在完全相同的行或者记录。例如在一个销售订单数据中,可能因为网络故障等原因,同一笔订单被重复记录了两次。学习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或者工具来查找和删除重复值。在Excel中,可以使用“删除重复项”功能;在一些统计分析软件如R语言或者Python的pandas库中,也有相应的函数来进行重复值的处理。

总之,在备考初级经济师关于统计基础方法中的数据清洗步骤时,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适用场景,多做练习题和实际案例分析,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熟练应对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初级经济师备考:统计基础方法中数据清洗步骤全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