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中级经济师的备考中,“金融市场开放”与“资本流动管理”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二、金融市场开放
(一)含义
金融市场开放是指逐步放宽对金融市场的限制,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国内金融市场,同时也鼓励国内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这包括资本项目的开放、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等方面。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政策法规
考生需要关注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制度的相关规定。通过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和实施效果,加深对金融市场开放的理解。
2. 结合实际案例
如“沪港通”“深港通”等实际案例。“沪港通”的开通加强了上海和香港两地股票市场的联系,促进了资本的跨境流动。考生要分析这种互联互通机制对两地市场的资金供求、股价波动、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三、资本流动管理
(一)重要性
资本流动管理对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至关重要。过度的资本流入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问题;而过度的资本流出可能引发货币贬值、外汇储备减少等风险。
(二)知识点内容
1. 资本流入管理措施
例如,当大量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时,政府可能会出台限购、限贷等政策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防止热钱过度流入。
2. 资本流出管理措施
如在汇率面临较大贬值压力时,可能会加强对外汇的管制,限制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外汇支出。
(三)学习方法
1. 构建框架
梳理资本流动管理的不同类型(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资本流动)、不同的管理目标(稳定汇率、控制通货膨胀等)以及相应的管理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2. 对比分析
对比不同国家在资本流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比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时的不同策略及其效果。
四、两者之间的联系
金融市场开放必然带来资本流动的增加,而有效的资本流动管理是金融市场健康开放的保障。在备考过程中,要理解如何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来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五、案例拓展
以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中的“债券通”北向通机制为例。“债券通”北向通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市场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随着该机制的运行,境外机构持仓占比提升至一定比例(如3%),这对人民币债券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境外机构的参与增加了市场的资金供给,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基于不同的风险收益评估体系,他们的参与提高了债券收益率定价效率。这一案例很好地体现了金融市场开放下资本流动管理的实际效果,考生可以深入分析其中涉及到的金融市场开放、资本流动管理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等知识点。
六、总结
中级经济师备考中的金融市场开放与资本流动管理知识点相互关联且复杂。考生要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如理解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案例、构建知识框架等,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考试答题中。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