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师考试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附加监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特别是附加杠杆率要求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工具的合格标准,考生需要深入了解。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概述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于其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系统关联性强,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国际上对这些机构实施了更为严格的附加监管措施。
二、附加杠杆率要求
附加杠杆率是指在原有杠杆率的基础上,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额外施加的监管要求。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需要满足额外的0.5%的附加杠杆率要求。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持有更多的资本来覆盖其风险资产,从而增强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学习方法:
- 理解概念:首先要清楚杠杆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计算练习:通过实际题目练习,掌握如何计算附加杠杆率。
-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金融机构如何应对附加杠杆率要求,加深理解。
三、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工具
总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 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在进入处置阶段时,能够吸收损失的资金总额。TLAC工具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
合格标准:
- 资本工具的合格性:TLAC工具必须是能够在银行破产清算时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
- 最低要求:TLAC应至少等于风险加权资产的16%,以满足国际标准。
学习方法:
- 详细阅读规定:仔细研读国际清算银行(BIS)关于TLAC的相关规定。
- 实务操作:了解不同类型的TLAC工具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 模拟测试:通过模拟考试题目,检验自己对TLAC工具合格标准的掌握程度。
四、备考策略
- 系统复习: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附加监管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系统复习。
- 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的考试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规律。
- 知识点总结:制作知识点总结表,帮助记忆和理解关键概念和计算方法。
总结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附加监管是经济师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附加杠杆率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工具的合格标准。考生需要通过理解概念、实际计算练习、案例分析和模拟测试等多种方法,全面掌握这一考点。
通过以上详细的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相信考生能够在考试中顺利应对这一难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