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经济师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9号"中关于政府补助退回的处理,这一考点不仅涉及到会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到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政府补助退回的会计处理,包括初始确认冲减与分期摊销的判断依据及分录示例。
一、政府补助退回的基本概念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企业在取得政府补助时,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然而,当政府补助需要退回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这就涉及到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9号"的相关规定。
二、政府补助退回的会计处理
1. 初始确认冲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9号",如果政府补助在初始确认时是冲减了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账面价值,那么在退回时应当恢复原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 判断依据:如果政府补助在初始确认时是冲减了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账面价值,则退回时应恢复原状。
- 分录示例:
- 初始确认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管理费用 100,000
- 退回时:
借:管理费用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2. 分期摊销
如果政府补助在初始确认时是计入递延收益,并在以后期间分期摊销计入当期损益,那么在退回时应当根据退回金额调整剩余递延收益的余额,并相应调整当期损益。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 判断依据:如果政府补助在初始确认时是计入递延收益,并在以后期间分期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则退回时应调整剩余递延收益的余额,并相应调整当期损益。
- 分录示例:
- 初始确认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递延收益 100,000
- 每期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1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
- 退回时(假设退回50,000元):
借:递延收益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 同时调整当期损益:
借:营业外收入 5,000 贷:递延收益 5,000
三、备考建议
- 理解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特别是关于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
-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熟悉政府补助退回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掌握分录的编制技巧。
- 关注政策变化:政府会计准则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调整,考生需要关注最新的政策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总结
政府补助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初级经济师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通过本文的介绍,考生应当掌握初始确认冲减与分期摊销的判断依据及分录示例。在备考过程中,理解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多做练习题,并关注政策变化,将有助于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希望本文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