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经济师会计基础的备考中,“业财融合下的成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作业成本法(ABC)”的实施步骤。
一、总体概述
业财融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将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在成本管理方面,作业成本法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它突破了传统成本核算以产品或工时为分配依据的局限,从作业的角度来分配成本。
二、作业划分
1. 知识点内容
- 首先要识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这些作业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例如,在制造企业中,原材料采购作业包括寻找供应商、谈判价格、签订合同等一系列子作业;生产作业又可分为机器调试、产品组装、质量检验等不同作业。
- 作业划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作业的独立性,一个作业应能清晰地与其他作业区分开来;作业的可量化性,能够确定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数量。
2. 学习方法
- 多做案例分析。可以找一些典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资料,按照作业划分的原则去识别其中的作业。例如,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从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到整车下线的整个过程,仔细分析每个环节包含的不同作业。
- 结合实际生活理解。比如去超市购物,从挑选商品(这是顾客的一个作业),到排队结账(超市工作人员的一个作业)等,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作业概念的理解。
三、成本动因选择
1. 知识点内容
- 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对于不同的作业,要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例如,在机器调试作业中,可能以调试次数作为成本动因;而对于质量检验作业,产品批次可能是更合适的成本动因。
- 成本动因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成本扭曲。
2. 学习方法
- 对比不同企业的相似作业。比如对比不同服装制造企业的裁剪作业,看它们是如何选择成本动因的,有的可能以裁剪的布料面积,有的可能以裁剪的款式数量等。
- 研究行业最佳实践案例。在网上搜索相关行业的报告或者学术研究论文,了解在特定行业中普遍认可的成本动因选择方式。
四、分配率计算
1. 知识点内容
- 计算每种作业的成本分配率。首先要确定每种作业的总成本,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除以相应的成本动因总量。例如,某企业机器调试作业的总成本为10000元,调试次数为50次,那么机器调试作业的成本分配率就是10000÷50 = 200元/次。
- 根据计算出的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者服务中。
2. 学习方法
- 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通过做一些模拟题或者教材上的例题,熟练掌握分配率的计算方法。可以从简单的数值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比如涉及多个作业、多种成本动因的复杂情况。
- 建立自己的计算模板。将计算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如总成本、成本动因总量、分配率等清晰地列出来,方便检查错误和提高计算效率。
总之,在备考初级经济师会计基础中的“业财融合下的成本管理 - 作业成本法”时,要深入理解每个实施步骤的知识点内容,并且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