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经济师的备考中,“双循环”战略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重要的考点。
一、“双循环”战略的内涵
“双循环”战略旨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强调的是要充分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其中包括消费市场的扩大、产业升级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等。在国际循环方面,不是要放弃国际市场,而是在稳固和提升国际市场的同时,让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更好地联动。例如,在对外贸易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重要性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合理的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够让这些要素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者和部门。
(二)现状
目前我国要素市场化程度仍存在不足。比如在土地要素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土地流转存在一定障碍;劳动力市场上可能存在户籍限制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资本在一些领域还存在错配现象,没有完全流向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数据要素的市场规则还在不断完善之中。
三、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依据
(一)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的流动。当某种要素价格上涨时,表明该要素的需求增加或者供给减少,这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该要素的生产或者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该要素。例如,当技术要素在市场上变得稀缺且价格高昂时,企业就会加大研发投入或者积极引进新技术。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端发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四、政策建议
(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明确数据的归属和使用规则。同时,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例如,一些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用户数据,如何在不侵犯用户权益的情况下挖掘数据价值并用于创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
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往往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但缺乏有效的转化渠道。可以通过建立技术交易平台、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购买和应用新技术成果。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这些知识点,要深入理解概念内涵,多阅读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案例进行分析。对于一些重点概念如市场机制等,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时事新闻,因为这些考点往往会结合当下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查。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