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幼儿教师资格备考的教育评价板块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理解它们的区别并掌握如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合理应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关键意义。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1. 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就是在幼儿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中进行的评价。例如,在幼儿绘画课上,教师观察幼儿从握笔姿势到色彩选择、画面构图等每一个步骤的表现。
2. 特点
- 过程性。它关注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只是结果。比如幼儿搭建积木的过程,教师可以看到幼儿的空间想象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等。
- 及时反馈。教师能迅速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像幼儿唱歌跑调时,教师马上纠正发音。
三、总结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1. 概念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幼儿教育中,比如学期末对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整体评估。
2. 特点
- 阶段性。它是对幼儿某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总结。例如经过一学期的故事讲述课程后,看幼儿能否完整、生动地讲述故事。
- 全面性。会综合考量幼儿多方面的表现。如对幼儿数学能力的总结性评价,会涉及数与量的认知、简单计算等多个方面。
四、在幼儿教育中的结合使用
1. 规划教学方面
在制定幼儿教学计划时,先通过总结性评价了解幼儿之前的整体水平,确定教学起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形成性评价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若总结性评价发现幼儿对形状认知薄弱,在后续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观察幼儿对不同形状教具的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2. 幼儿发展方面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幼儿在音乐感知上有天赋,教师可提供更多音乐体验机会。总结性评价能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一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
五、结论
总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各有优势且相互补充。备考幼儿教师资格时,要深入理解两者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它们在教学规划和幼儿发展等方面的结合应用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也为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