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师资格备考的强化阶段(第5 - 8周),教学评价改革趋势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其中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尤其值得关注。
一、表现性评价
1. 内涵
- 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例如,在小学科学课上,老师给出一个“设计一个环保小花园”的任务,学生需要运用植物生长知识、环保知识以及空间规划等知识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对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
2. 形式
- 项目式学习是表现性评价常见的形式。像在社会课中开展“本地历史文化传承”的项目,学生分组去调查本地的历史遗迹、采访老人、收集传统故事等,最后以报告、展览等形式呈现成果。还有模拟活动,如数学课上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商品总价、找零等,以此来评价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步骤
- 首先是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要考查学生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设计语文写作表现性评价时,目标可能是学生的描写能力、叙事结构的合理性等。然后是设计任务情境,要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运动会的精彩瞬间”的作文。接着是制定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创意等方面。最后是实施评价并给予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作文按照评价标准打分,并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二、发展性评价
1. 理念
-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最终的学习成绩。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 特点
- 全面性是其特点之一。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有很强的探索精神,总是积极提问,这在发展性评价中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它还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而调整评价内容和方式。
三、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立
1. 资料收集
- 学生成长档案袋可以收集学生的多种资料,如学生的优秀作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记录、获奖证书复印件等。例如,在语文学习方面,可以把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放入档案袋;在美术课上,学生的获奖绘画作品也可以收录其中。
2. 过程性记录
- 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比如,一个原本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开始主动发言,老师可以将这个过程中的观察记录下来放入档案袋。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轨迹。
3. 多元化评价体现
- 成长档案袋中的内容反映了多元化的评价。它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有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例如,学生在某个项目中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合作能力等。
在小学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学评价改革趋势,熟练运用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并且合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在小学教师资格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