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师资格备考的冲刺阶段(第9 - 12周),对于综合素质中的职业理念、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这些核心考点进行浓缩记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职业理念
1. “三观一德”考点总结
- 教育观
- 内容包括素质教育的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新课改的教学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 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些要点,将素质教育内涵的每个要点作为一个分支,教学观的转变也各自成分支,这样有助于整体把握。同时,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进行理解记忆,比如一个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科学实验课的案例。
- 学生观
- 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 学习方法: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提高效率,如“两独一发”来概括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和学生是发展的人。多找一些关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故事来加深理解。
- 教师观
-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 学习方法:对比传统教师观和现代教师观的差异来加深印象,并且可以观察身边优秀教师的行为来具体化这些理念。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德)
-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每个规范都有具体的内涵要求。
- 学习方法:编口诀,如“三爱两人一终身”,然后将每个要点展开理解记忆。可以通过看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视频来强化对这些道德规范的认识。
二、法律法规
1. 时间节点和重要数字归纳
-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相关时间规定,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这虽然看似没有明确时间节点,但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语言规范的长期要求。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权益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 学习方法:制作表格,将法律法规名称、相关条款、涉及的时间节点或重要数字、对应的考点整理在一起。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做题来加深对这些数字和时间的记忆。
三、职业道德
1. 规范要点对比
- 对比不同版本职业道德规范的异同点。比如旧版和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一些表述上的调整,新版更加注重教师的人文关怀和职业幸福的追求等。
- 学习方法:整理对比表格,清晰地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调整背后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情境进行思考,如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何遵循新的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制作包含考点关键词、具体内容、考查形式的速记表,可以让我们在冲刺阶段更加高效地复习这些重要的考点,提高备考的成功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