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教师资格备考过程中,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教学目标设定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如果在这一环节出现失分,将会对整体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一、教学目标设定中的常见问题
(一)目标空洞化
许多考生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仅仅写“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目标没有明确指出提高到什么程度、培养何种能力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实现。
(二)三维目标割裂
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有些考生会将这三个维度割裂开来,分别阐述,没有体现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融合。
二、针对问题的改进策略及修改范例
(一)解决目标空洞化的策略及范例
1. 策略
- 明确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明确指出学生要掌握某种解题方法或公式。
- 设定可量化的标准,比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某种解题方法解答 80%以上的同类题目”。
-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使目标具有可实现性。
2. 范例
原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修改后:学生能够在 20 分钟内,准确理解并概括一篇 300 字左右的英语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 80%以上的新词汇和重点句型。
(二)解决三维目标割裂的策略及范例
1. 策略
- 将知识与技能目标作为基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渗透过程与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 以一条主线贯穿三个维度,使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2. 范例
原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画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掌握画图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修改后: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熟练画出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中的几何美,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在初中教师资格备考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同时要注重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分,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