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药师备考的强化阶段(4 - 5个月),药学专业知识一中的药物分析方法验证是一个重点内容,其中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等验证指标的要求及方法尤其需要大家掌握。
一、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测定的正确性。
- 要求:对于药物分析来说,不同的药物根据其用途和剂型等有不同的准确度要求。例如,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对于一些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准确度的要求就非常高。像地高辛这样的药物,其血药浓度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必须严格保证。
- 方法:
- 回收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准确度的方法。一般是向已知量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然后按照样品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测定。计算得到的回收率应该符合规定的范围。例如,在测定某种复方制剂中主药的含量时,加入适量的纯品主药,若回收率在规定范围内,说明该分析方法准确度较好。
- 与其他实验室或参考方法进行比较也是一种方法。如果本实验室建立的分析方法与已被认可的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近,也能说明准确度合格。
二、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 要求:精密度分为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重复性是在相同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同一份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的精密度;中间精密度考虑了不同时间、不同操作人员、不同仪器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重现性则是在不同实验室之间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于一般的药物分析,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通常要求在一定的百分比范围内,如1% - 5%等。
- 方法:
- 平行测定是考察精密度的基本方法。例如,在测定一种原料药的含量时,连续进行多次取样测定,然后计算结果的RSD值。如果RSD值符合要求,说明精密度良好。
- 对于中间精密度,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不同的分析人员、不同的仪器型号等)进行多次测定,同样计算RSD值来评估。
三、专属性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 要求: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专属性至关重要。因为药物制剂中往往含有多种成分,分析方法必须能够区分并准确测定目标药物。例如,在测定一种复方口服液中的活性成分时,不能受到其中其他辅料或同时存在的其他活性成分的干扰。
- 方法:
- 采用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进行实验。比如在测定某药物的纯度时,加入其可能的降解产物或辅料,看是否会影响测定结果。如果不受影响,则专属性良好。
- 对比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或响应值也是方法之一。在色谱分析中,如果目标药物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与其他物质有明显区别,说明专属性较好。
四、检测限
检测限是指分析方法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能检出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 要求:检测限越低,说明分析方法越灵敏。对于一些微量成分的测定或者痕量杂质的检测,需要有较低的检测限。例如,在检测药品中的微量有害金属杂质时,必须要有足够低的检测限才能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 方法:
- 信噪比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检测限的方法。一般当信号强度(峰高或峰面积)为噪声强度的一定倍数(如3倍或2倍)时对应的浓度即为检测限。
- 可以通过逐步稀释样品并测定,直到能够刚刚检测到目标物质为止,从而确定检测限。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这些知识点,大家要多做练习题,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和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