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高中教师资格备考的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教育心理学流派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其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学习观以及桑代克试误说、苛勒顿悟说等内容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应对考试,更能为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分述
(一)行为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强调刺激 - 反应的联结。它认为学习是通过不断地尝试与错误,在外界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建立起的直接联结。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狗在听到铃声(刺激)后分泌唾液(反应),就是一种学习现象。对于这一学派的学习观,我们要理解强化在其中的重要性,正强化会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则会减少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发生的可能。
(二)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知主义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 - 反应。比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我们在学习这个观点时,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如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物理规律,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认知主义的内涵。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它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学习者有自我指导的潜能。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就是典型代表,他倡导教师要做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备考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桑代克试误说核心观点及教学启示
桑代克的试误说核心观点包括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说明重复练习会增强刺激 - 反应的联结;效果律强调如果学习行为带来满意的结果,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加强。教学启示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合理安排练习,并且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五)苛勒顿悟说核心观点及教学启示
苛勒顿悟说认为学习是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突然领悟。例如黑猩猩通过顿悟获取食物的实验。其教学启示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注重知识的结构性,而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
三、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教育心理学流派的学习观以及桑代克和苛勒的理论进行全面复习。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记忆。同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作答,并且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