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师资格备考的强化阶段,对于教学设计的创新思维培养至关重要。其中,“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方向。
以“策划一场古代文明展览”为例,这种项目式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跨学科整合方面,它不再局限于历史学科本身。比如,在策划展览时,可以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们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古代文明特色的展板、展品模型等,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同时,与语文科目融合,让学生撰写展览的解说词,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表述能力。数学学科也能参与其中,在计算展览所需的材料数量、预算等方面发挥作用。
评价量规设计也是关键环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制定评价标准。首先是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学生是否准确了解了所负责古代文明的时期、重要事件、文化特点等。其次是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中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分工明确、有效沟通。再者是创新能力,看他们能否提出独特新颖的展览创意和展示方式。最后是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介绍和解说词的撰写质量。
在学习方法上,考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备考效果。一是多研究优秀的教学案例,分析其跨学科整合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评价量规的具体设置和实施效果。二是亲自实践,尝试自己设计类似的项目式学习方案,并不断完善。三是与其他考生或在职教师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改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师资格备考的强化阶段,深入理解和掌握“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跨学科整合与评价量规设计,对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考生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付诸实践。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