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教师资格备考的强化专题阶段(第2 - 3个月),有机合成推断这一板块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碳链增长的常见反应
1. 加成反应
- 知识点内容:烯烃、炔烃与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会生成1,2 - 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_{2}=CH_{2}+Br_{2}\rightarrow CH_{2}Br - CH_{2}Br$。
- 学习方法:要牢记常见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加成反应规律。多做一些基础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反应产物和反应条件的理解。
2. 聚合反应
- 知识点内容:加聚反应是由不饱和的单体通过加成反应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例如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nCH_{2}=CH_{2}\stackrel{催化剂}{\longrightarrow}\left[-CH_{2}-CH_{2}-\right]_{n}$。
- 学习方法:理解聚合反应的本质是多个小分子的单体不断重复连接形成大分子。可以通过画出反应过程的示意图来加深记忆。
二、官能团引入的常见反应
1. 取代反应
- 知识点内容:例如苯与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C_{6}H_{6}+Br_{2}\stackrel{Fe}{→}C_{6}H_{5}Br + HBr$。烷烃与卤素单质也能发生取代反应。
- 学习方法:掌握不同底物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特点。归纳总结同类底物(如苯环上不同位置的取代情况)的反应规律。
2. 氧化反应
- 知识点内容:醇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醛可以被氧化为羧酸。例如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乙醛,$2CH_{3}CH_{2}OH+O_{2}\stackrel{Cu或Ag}{→}2CH_{3}CHO + 2H_{2}O$。
- 学习方法:牢记氧化剂和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醇(伯醇、仲醇、叔醇)的氧化产物来加深理解。
三、逆向合成分析法
1. 这是一种从目标产物倒推到起始原料的方法。
- 知识点内容:比如要合成一个含有羧基的有机物,就需要考虑如何从简单的原料逐步构建起这个官能团。如果是从醇氧化得到羧酸,那就要先找到合适的醇作为中间产物,再考虑醇的来源。
- 学习方法:多做一些有机合成推断的练习题,在练习中熟练运用逆向思维。从目标产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分析需要哪些官能团转化才能得到,从而确定可能的合成路线。
四、突破口
1. 特征反应
- 知识点内容:某些有机物具有特定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作为推断的关键。例如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会生成砖红色沉淀,这一特征反应可以用来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存在醛基。
- 学习方法:整理出常见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制作成表格,方便复习记忆。
2. 分子式变化
- 知识点内容:在有机合成过程中,分子式会发生特定的变化。例如在加氢反应中,碳原子数不变,氢原子数增加;在脱羧反应中,分子式会减少一个$CO_{2}$的量。
- 学习方法:通过分析多个反应实例,总结分子式变化的规律,在做推断题时,根据分子式的变化缩小可能的反应范围。
总之,在备考有机合成推断这一板块时,要全面掌握碳链增长、官能团引入的各种反应,熟练运用逆向合成分析法,并且能够准确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