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距离2025年9月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仅剩15天的时间,对于中级会计实务这一科目中的租赁准则承租人会计处理部分,其中存在的风险点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更是对我们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专业素养的一种考验。
二、租赁负债折现率误用(未优先使用内含利率)的风险点及应对
(一)知识点内容
1. 在租赁准则下,承租人在计算租赁负债时,应当优先使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内含利率是指使出租人的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利率。如果未能优先使用这个内含利率,而使用了其他不恰当的折现率,将会导致租赁负债的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2.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经营租赁案例中,出租人向承租人出租一台价值100万元的设备,租赁期为3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40万元,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为2万元。假设该租赁的内含利率为10%。那么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租赁收款额的现值 = 40×(P/A, 10%, 3)=40×2.4869 = 99.476(万元),未担保余值假设为0,此时租赁负债应该接近99.476万元。如果承租人错误地使用了5%的折现率计算,租赁收款额的现值 = 40×(P/A, 5%, 3)=40×2.7232 = 108.928(万元),这就导致了租赁负债的高估。
(二)学习方法
1. 深入理解概念。要反复研读教材中关于租赁内含利率的定义和计算原理,明白为什么要优先使用这个利率。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自己手动计算一些简单的租赁内含利率案例。
2. 对比分析。将正确使用内含利率计算的结果和错误使用其他折现率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直观地感受差异,从而加深印象。同时,分析在何种情况下容易误用折现率,例如在题目信息不完整或者误导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正确的判断。
三、使用权资产折旧年限错误(未考虑租赁期与使用寿命孰短)的风险点及应对
(一)知识点内容
1. 承租人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折旧规定,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但是要注意,折旧年限不能简单地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确定,而是要考虑租赁期与使用寿命孰短的原则。如果忽略了这一原则,可能会导致折旧计提不合理。例如,承租人租赁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但租赁期只有3年。如果承租人按照5年的使用寿命计提折旧,那么在租赁期的前3年就会少计提折旧,而在租赁期结束后如果资产继续使用,又会多计提折旧。
2.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这种错误的折旧年限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使用权资产的价值高估,同时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也会出现偏差,影响企业的利润计算。
(二)学习方法
1. 实例记忆。多找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记忆,将不同的租赁期和使用寿命情况进行组合,分别计算正确的折旧额和错误的折旧额,通过实际数字加深理解。
2. 强化记忆口诀。可以自己创造一些简单的记忆口诀,如“租期寿命谁短按谁算,莫要糊涂账乱算”,方便在考试紧张时刻快速回忆起知识点。
四、总结
在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中,租赁准则承租人会计处理部分的这些风险点虽然看似细节,但却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深入理解知识点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多做练习案例等方式来避免在考试中出现因这些风险点导致的错误。在最后的15天备考时间里,要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攻坚,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为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