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工作师的备考过程中,法规部分的记忆往往让考生感到头疼。特别是涉及到的各种“高频数字”,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标准(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 60%)”、“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期限(7 日内)”等,不仅数量多,而且容易混淆。如何在冲刺阶段高效记忆这些数字考点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实用的记忆表,并分享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整理高频数字记忆表
首先,我们将30个高频数字考点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考生查阅和记忆:
- 社会救助类
-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标准: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
- 临时救助金上限:当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
- 社区矫正类
- 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期限:7日内
- 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期限:3日内
- 儿童福利类
- 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
- 受托监护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
- 老年人福利类
- 老年人高龄津贴:8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
- 老年人护理补贴:失能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
(注:表格内容为示例,实际数字需根据最新法规调整)
二、记忆方法分享
-
联想记忆法
将数字与具体的情景或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容易记忆的联想。例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标准”可以联想为“60%的可支配收入,刚好够基本生活”。 -
口诀记忆法
将数字编成口诀或顺口溜,便于记忆。例如,“社区矫正七天内报到,外出请假三天内搞定”。 -
重复记忆法
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可以制作小卡片,随身携带,随时复习。 -
案例分析法
结合实际案例来记忆数字,增强记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孤儿的抚养费问题,来记住孤儿基本生活费的标准。
三、复习策略
-
定期复习
制定复习计划,每周至少复习一次高频数字表,确保记忆的持久性。 -
模拟测试
进行模拟测试,检验记忆效果,并查漏补缺。 -
小组讨论
与备考伙伴组成学习小组,互相提问和讨论,增加记忆的趣味性和效率。
四、总结
在冲刺阶段,高效记忆社会工作相关法规中的高频数字是关键。通过整理记忆表、运用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定期复习、模拟测试和小组讨论等策略,考生可以轻松掌握这些重要的考点。
希望本文提供的记忆表和学习方法能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事半功倍,顺利通过考试!
祝大家备考顺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