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工作者的备考中,小组工作质性评估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叙事探究编码框架则是其中的关键工具。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如何运用这一框架进行小组工作的质性评估。
一、故事线提取(时间轴)
故事线提取就像是给小组的发展历程绘制一幅地图。我们需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出小组从成立到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和发展脉络。例如在一个社区矫正小组中,开始的成员招募、第一次小组会议是起始点,中间可能包括各种矫正计划的实施、成员之间的互动冲突以及解决过程等。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多分析实际的小组案例来提高能力。比如仔细研读不同类型的社区矫正小组的详细记录,找出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和事件,然后按照顺序整理出来。
二、情感词标注(积极/消极)
这一环节要求我们从小组的叙述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汇,并判断其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在社区矫正小组叙事中,像“充满希望”“感激”“进步很大”等属于积极情感词;而“沮丧”“失望”“无助”则是消极情感词。我们要学会敏锐地捕捉这些词汇,这有助于了解小组成员的心理状态和小组氛围的变化。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小组报告、成员的心得分享等材料进行练习,在阅读过程中刻意去标记出情感词,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三、主题聚类(身份认同/社会支持)
主题聚类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小组的核心主题。以社区矫正小组为例,身份认同方面可能涉及到成员从被社会标签化到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社会支持则体现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鼓励、社区资源的引入等。在学习时,要深入理解每个主题的内涵,然后从众多的小组叙事中归纳出这些主题相关的元素。可以参与一些模拟的小组分析练习,针对给定的案例进行主题聚类的操作,不断总结经验。
通过以上的步骤演示以及社区矫正小组叙事分析案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小组工作质性评估中的叙事探究编码框架,从而在备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小组工作。
总之,对于小组工作质性评估这一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熟练掌握叙事探究编码框架的各项要点,为成为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