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药师的备考之路上,药学专业知识二的强化阶段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特别是二氢吡啶类(以硝苯地平为代表)和非二氢吡啶类(如地尔硫䓬)在心血管效应方面的差异。
一、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以硝苯地平为例)
1. 作用机制
- 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这会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比如,它可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外周阻力。
- 对于心脏来说,它对心肌的直接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2. 心血管效应表现
- 血压方面: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尤其是收缩压。这是因为其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使血容量在血管内的压力减小。例如,在高血压患者中,服用硝苯地平后,血压可得到明显控制。
- 心率方面:由于其对外周血管的扩张作用,反射性地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 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这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以地尔硫䓬为例)
1. 作用机制
- 不仅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还对心肌细胞有较强的作用。它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从而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延长心脏的不应期。
2. 心血管效应表现
- 血压方面:同样能够降低血压,但它的降压作用相对更温和一些。
- 心率方面:与二氢吡啶类不同,地尔硫䓬会明显减慢心率。这是因为它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对外周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
- 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并且由于其减慢心率的作用,还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对稳定型心绞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学习方法
1. 记忆对比法
- 制作表格,将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在作用机制、对血压、心率、冠状动脉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便于记忆。
2. 案例分析法
- 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来理解这两种药物的差异。例如,对于一个高血压同时伴有快速心率的患者,在选择钙通道阻滞剂时就需要考虑二氢吡啶类可能会引起心率加快的因素;而对于一个稳定型心绞痛且心率较快的患者,非二氢吡啶类可能更为合适。
3. 深入研究药理机制
- 不要仅仅满足于记住表面的效应差异,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药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复杂的临床情况或者考试中的拓展题目时应对自如。
总之,在执业药师备考过程中,对于钙通道阻滞剂这两大类的心血管效应差异要熟练掌握,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为日后的药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