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沉寂于曾经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7

visits77

冲刺阶段药学专业知识二: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在执业药师备考的冲刺阶段,药学专业知识二中的抗精神病药物相关内容是重点之一。其中锥体外系反应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比如氟哌啶醇引发的急性肌张力障碍以及氯丙嗪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

一、知识点内容
1. 氟哌啶醇(急性肌张力障碍)
- 氟哌啶醇是一种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它容易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这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性收缩,常见于颈部、背部和面部肌肉。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斜颈、牙关紧闭等症状。
- 其发生机制与氟哌啶醇对黑质 - 纹状体通路的D₂样受体过度阻断有关。这种阻断作用破坏了正常的神经传导平衡,使得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相对不足,从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2. 氯丙嗪(帕金森综合征)
- 氯丙嗪同样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使用后可能出现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包括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类似帕金森病患者的表现。
- 这是因为氯丙嗪阻断了黑质 - 纹状体通路中的D₂受体,使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减少,而乙酰胆碱的功能相对亢进,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平衡,进而引发锥体外系反应。

二、预防措施
1. 药物选择方面
- 在临床用药时,如果可能的话,优先选择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这些药物相对传统抗精神病药而言,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例如利培酮,它对D₂受体和5 - HT₂受体都有拮抗作用,这种双重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风险。
2. 剂量调整方面
- 对于必须使用氟哌啶醇或氯丙嗪等易引发锥体外系反应药物的患者,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使用大剂量药物。比如在使用氟哌啶醇时,起始剂量可以为每天2 - 4mg,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缓慢增加剂量。
3. 联合用药方面
- 可以同时合用一些能够减轻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例如在使用氯丙嗪时,可加用安坦(苯海索)。安坦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受体,能够对抗乙酰胆碱的过度亢进,从而减轻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三、处理措施
1. 一旦发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如氟哌啶醇引起)
- 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发反应的药物。如果患者的症状较轻,可以给予肌松剂,如东莨菪碱进行局部肌肉注射,一般剂量为0.3mg。东莨菪碱能够松弛平滑肌,缓解肌肉痉挛。
-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滴注适量的地西泮,它具有镇静和肌肉松弛的作用。
2. 针对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 调整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是关键。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高剂量的氯丙嗪,可以适当减少剂量,同时增加安坦的用量。安坦的初始剂量可以为每天1 - 2mg,分2 - 3次口服,然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逐渐调整剂量。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牢记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制作记忆卡片的方式,将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药物的特点、引发反应的机制、预防和处理措施分别写在卡片上,随时进行复习。同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在执业药师考试中遇到相关题目时,就能从容应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冲刺阶段药学专业知识二: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